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管道疏通 管道疏通
电子产品加工贸易_电子产品加工贸易公司排名
zmhk 2024-05-31 人已围观
简介电子产品加工贸易_电子产品加工贸易公司排名 感谢大家提供这个电子产品加工贸易问题集合,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为每个问题提供清晰而有条理的回答。1.跪求中国15年的进出
感谢大家提供这个电子产品加工贸易问题集合,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为每个问题提供清晰而有条理的回答。
1.跪求中国15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者外资总收入和外资使用总额数据
2.为了实行对外开放,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3.中国近5年贸易顺差发展趋势是什么?
4.人民币升值对外贸的影响
5.日本的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主要原因是
6.深圳模式的形成与演变(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与引用)
跪求中国15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者外资总收入和外资使用总额数据
论外资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995年至2004年这10年间,中国的对外贸易从2808.64亿美元上升到11547.92亿美元,10年的时间年对外贸易额净增8739亿美元,占这一时期世界贸易增量的28%,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与此同时,对外贸易占中国经济中的份额从1995年的40%上升到70%,中国经济发展对外部市场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超过了以贸易立国的日本和韩国,也超过了与中国经济规模相当的其他经济体。
实现上述转变过程中,外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和结构,也关系到与这种发展模式相关的贸易效益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因而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本文依据1996年联合国对制成品的分类标准,将中国1995年和2004年的贸易产品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对比和分析,进一步阐明了外资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一、近10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从1995年 到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04年对外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大关,10年间进出口贸易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6.6%和 17.4%,超过了同期世界上任何一个经济体。不仅如此,中国的出口结构变化与世界市场需求动态变化方向一致,特别是中国成功地扩大参与了许多世界贸易中最具活力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从而不仅确保了持续较高的出口增长率,而且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了贸易结构。
从1995年中国的贸易结构看,出口偏重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偏重于中、高技术产品。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出口结构大幅度向中、高技术产品倾斜。尽管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总出口的近1/4,但其份额已显著降低;高技术产品与此形成了完全相反的趋势,在总出口中的比重比1995年增加了18个百分点,取代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中国当今出口的主导性产品。在进口方面,初级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比重扩大,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低技术、中等技术产品的份额下降,其中中等技术产品下降的幅度最大。这与中等技术产品出口份额提高形成对比,说明中国近10年来在中等技术产品的制造能力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的能力不断提高。
表1 中国对外货物贸易结构(%)
出口产品 1995出口 2004出口 1995进口 2004进口
初级产品 16 9 20 23
资源密集型产品 5 5 3 2
劳动密集型产品 38 23 11 4
低技术产品 10 9 8 6
中等技术产品 12 16 28 22
高技术产品 19 37 29 43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中国贸易的高速增长特别是结构的显著变化与外资的作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逐渐对外资开放制造业以来,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规模不断扩大,作用日益显著。1995年外资在中国固定资本形成中占15%,销售额占17%, 工业增加值占15%,到2004年外资在中国固定资本形成中的比重提高到了21%,销售额提高到了31%,工业增加值提高到28%。外资在总量增加的同时,不断向产业的纵深方向挺进,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产业向中、高技术产业深入,导致中国贸易结构同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二、外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一)增长速度
1. 外资企业进出口增长速度显著快于内资企业
1995年至2004年这10年间中国进出口贸易分别增长了3.25倍和2.98倍,年增长率分别为16.6%和17.4%。其中外资企业占进口增量的61%和出口增量的66%,年增长率分别为20%和24.6%,比同期内资企业的进出口年增长率高出5.3和13.9个百分点。这期间尽管外资和内资企业主要产品类别出口都呈现出增长趋势,但年增长率差异较大。在初级产品类,外资企业年出口增幅高于内资企业13个百分点,在制成品方面的高技术产品类别,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年出口增幅的差异更是扩大到了21个百分点。
表2 1995-2004年中国 进出口增长率(%)
出口
进口
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初级产品
6
19
20
18
制成品
资源型产品
13
26
7
13
劳动密集型产品
10
13
3.2
5
低技术产品
13
24
11
15
中等技术产品
16
27
11
16
高技术产品
13
34
15
29
所有产品
10.7
24.6
14.7
20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增长率的差异源于几个方面。第一,基数差异。1995年大部分产品外资企业出口规模比内资企业要小,在所考察的30项产品中外资企业出口规模大于内资企业出口规模的只有动植物油脂、鞋、运输设备、计算机/办公用品和通讯设备等5项产品。进口产品情况相反,外资企业进口规模大于内资企业的产品超过总数的一半,有18项。基数小的产品容易实现较高的增长率,但增长率差异可归因于基数小的产品只有钢铁等少数产品。第二,满足国外市场准入标准的能力差异。有些产品国外市场准入标准较高,对内资企业扩大出口形成制约,而外资企业则凭借更加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和更加严格、规范的管理得以保持出口的高速度。明显的例子是食品类产品。这类产品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出口增长幅度差异极大,前者在这10年中每年递增20%,而后者每年只增长2.6%。饮料和烟草是一个更极端的例子。在这10年中外资企业出口增长每年递增23%,而内资企业出口则每年下降47%,内资企业出口逐渐被外资企业所取代。第三,国际生产网络的作用。外资在中国建立的生产能力有相当部分是其国际生产网络中的一部分,出口导向性非常强,甚至完全是出口导向型的。尽管中国也有一部分内资企业通过加工贸易途径,扩大出口能力,甚至部分生产也被纳入到国外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网络中,但规模毕竟不大,不能与在中国的外资企业相比。最有代表性的产品是计算机/办公设备、通讯设备/半导体、航空飞行器等高技术产品。
2. 外资企业的出口增长速度高于其进口增长速度,而内资企业的出口增长速度(10.7%)低于其进口增长速度(14.7%)
从分类别产品看,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所有产品类别上,外资企业出口增长速度高于其进口增长速度,而内资企业在初级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上出口增长速度低于进口增长速度, 尤其是在初级产品类上出口增长速度比进口增长速度低14个百分点。
外资企业的出口增长速度高于进口增长速度可能与所选取的时间段有关,同时也与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地企业建立的产业链有关。外资在进入中国初期,主要是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建立生产能力,并大量进口关键的中间产品进行加工生产,因此进口需求比较大,进口比出口增长快。随着生产能力的建立,对机器设备的需求增长将趋缓,对一些中间产品的进口需求也可能会随着本地替代产品的出现而逐渐降低。后者实际上就是中国产业内部技术和结构升级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结构
1. 外资企业进出口占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份额不断上升
1995年外资企业进出口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是31.5%和47.7%,2004年提高到了57.8%和57.1%,都超过了中国总进口和出口的一半。从分类产品看,在这10年中外资在初级产品和5类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都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差异很大,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中只提高了6个百分点,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提高了35个百分点。目前外资在中国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技术产品出口中的比重约占1/3强,而在资源密集型、中等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中的出口比重超过了50%,尤其在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中占居80%的高份额。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外资企业的出口,中国出口结构在短短10年中迅速向高技术产品的转移是不可能的。
表3 1995-2004年外资企业出口占中国各类别产品出口的份额(%)
出口
进口
1995
2004
1995
2004
初级产品
14
33
26
24
制成品
资源密集型产品
28
51
53
64
劳动密集型产品
33
39
66
69
低技术产品
22
38
45
52
中等技术产品
39
58
58
67
高技术产品
45
80
45
71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在进口方面,除初级产品外,外资在5类制成品进口中所占的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最多的是高技术产品,提高最少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10年前外资进口占总进口比重最大的前10的大产品中占据显要位置的是鞋和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如今它们都已退出此行列,让位于通讯设备/半导体和精密仪器。
从上述10年来外资在中国进出口产品中的份额的变化,可以看出外资已经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主导了中国的贸易结构。
2. 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出口结构的变化
10年前劳动密集型产品既是内资企业出口最多的产品项,也是外资企业出口最多的产品,从出口比重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外资出口产品中占的比重甚至高于在内资企业出口中的比重。然而10年后,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内资企业出口中所占比重最高的产品,高技术产品的份额尽管增加了3个百分点,但与外资企业比起来,差距更大了。相比之下,高技术产品已经成为占外资出口一半以上的第一大类产品,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外资出口的比重减少了23个百分点,已失去昔日的主导地位。尽管缓慢,但中国内资企业出口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移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中等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有了较大的变化。
表4 中国分企业出口贸易结构(%)
1995
2004
外资企业
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内资
初级产品
7
20
5
13
制成品
资源密集型产品
4
5
5
6
劳动密集型产品
39
37
16
33
低技术产品
7
11
6
14
中等技术产品
14
10
16
16
高技术产品
28
15
52
18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三)效益
1.贸易差额
与早期重商主义执着地追求货币(金银)的流入一样,追求贸易顺差仍然是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不可忽视的政策目标,贸易收支至今仍然是评估一国贸易效益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论证外资在一国经济中的作用时,外资企业进出口活动的收支平衡仍然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当考察外资企业是否改善了一国的国际收支时,至少要考虑三个问题。一个是时间因素,另一个是外资企业的导向问题,第三个涉及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地企业的关联程度。就时间因素来说,外资进入初期,为建立必要的生产能力,资本货物的进口需求比较大,进口比较集中,此后资本货物的进口仍会持续,但规模、速度会有所放慢,取而代之的是供生产、加工用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口。因此,初期外资企业的贸易收支更可能呈现逆差,但到中后期,外资企业的贸易收支能否转变为顺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外资企业的投资导向,另一个是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关联程度。外资企业的投资导向从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角度看,可分为出口导向型和东道国市场导向型。如果一国的外资是出口导向型为主,那么贸易收支实现顺差的可能性就大的多,反之,如果一国的外资主要以开发和占领东道国市场型为主,那么贸易收支实现顺差比较困难。但在这两种情况下实现顺差的可能性及大小还取决于外资企业与东道国当地企业建立的关联程度。关联成绩度越高,外资企业使用东道国的投入就越多,实现顺差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高度依赖母国或其他外国供应商的投入品,即便是出口导向型企业贸易收支也很难平衡。
表5 中国对外贸易差额(百万美元)
1995
2004
全国
外资企业
内资企业
全国
外资企业
内资企业
初级产品
-2203
-3379
1176
-79986
-14095
-65890
资源密集型产品
2630
-371
3002
19236
8253
10983
劳动密集型产品
39228
7803
31425
113925
38172
75752
低技术产品
3661
-1617
5279
23256
4305
18950
中等技术产品
-19566
-14596
-4970
-27451
-27698
247
高技术产品
-9264
-4197
-5066
-22995
2603
-25599
全部产品
16700
-16067
32768
31945
14038
17906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从中国近10年外商投资企业贸易收支的演变可以观察到几个重要的变化。第一,从绝对额看,近10年中国贸易收支差额变化不大,顺差从167亿美元扩大到320美元,净增153亿美元,年均增长7.5%,大大低于同期进出口增长速度。第二,贸易差额的企业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5年中国内资企业实现贸易顺差327亿美元,而外资企业呈现贸易逆差161亿美元。10年后,内资企业实现的贸易顺差大幅度下降,规模只有1995年的54.7%,为179亿美元,而与此同时外资企业从逆差转变为顺差,2004年实现贸易顺差140亿美元。虽然顺差额仍然低于内资企业,但两者的发展趋势截然相反,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贸易顺差很可能主要源于外资企业。第三,大类产品贸易差额的格局基本未变,但不同企业对贸易差额的贡献有了较大的变化。1995年中国初级产品、中等技术产和高技术产品呈现贸易逆差,而劳动密集型产品、低技术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呈现顺差,10年后这种格局没有改变。1995年内资企业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其顺差的77%),其次是低技术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其逆差产品项是中等和高等技术产品,两者产生的贸易逆差额相当;同年外资企业除劳动密集型产品外其他类别的产品全部呈现逆差,逆差主要源自中等技术产品(占其全部逆差的60%)。2004年内资企业中等技术产品实现小额贸易顺差,高技术产品依然呈逆差,但最主要的逆差项是初级产品,占内资所产生的贸易逆差的72%,高技术产品逆差占28%;外资企业最重要的变化是资源密集型产品、低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实现了贸易顺差,但中等技术产品和初级产品的逆差扩大,特别是初级产品的逆差增长较快,年均增长17%,但在逆差总额中中等技术产品逆差占比重较大,占66%,初级产品占34%。
上述对比发现,第一,10年前外资企业对中国的贸易收支起着恶化的作用,10年后它对中国的贸易收支顺差起着改善的作用,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生产和出口能力越来越强, 外资对中国贸易收支的改善的作用也越发显著。与此同时,内资企业创造贸易盈余的能力下降;第二,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10年前如此,10年后依然如此。内资企业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上起着主导的作用,但外资企业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速度比同期内资企业高9 个百分点,说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资大都是出口导向型的。第三,在资本品方面,外资企业贸易逆差的规模和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内资企业,这说明,在这类产品上,外资企业对本国或其他外国依赖较大,与中国国内企业的关联程度不高;第四,与10年前不同,目前中国可供出口的自然资源已经不足,不论是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都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从国外进口的初级原料,这将成为未来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
2. 工业增加值
10年来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大以及结构的改善的作用已不容质疑,但来自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仍然是一个有待考察和论证的问题。一些国际组织以及贸易专家的研究表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制成品出口,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所获得的成功不能按表面价值来衡量,理由是发展中国家在高技术产品的生产中依然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劳动,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的扩张并没有伴随着收入和附加值的增长。作为最大的外向型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情况如何?
2004年中国出口占GDP 的比重从10年前的21% 上升到了35.9%,同期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6%上升到了40%,这表明中国经济迅速国际化的步伐与其工业化的深化几乎是同步的,在这个过程中外资企业的作用逐渐显现。
首先,这10年中外资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以每年23.5%的速度增长(略低于同期出口24.9%的增长速度),其在中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从1995年的15%上升到28%,同期民族企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只有13%(略高于其出口11.8%的增长速度),低于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10个百分点。
第二, 1995年至2004年外资企业制造业增加值与出口之比的平均值为66(而民族企业为207),可见外资企业出口产品中进口含量非常之高。从趋势看,从1995年到2001年,中国外资企业制造业增加值与出口之比从62已经上升到了 78,但从2002年开始该比值逐年下降,到2004年已降至10来的最低点。这与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能力并激发了其出口的潜力有直接的联系,而不是由于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出现了大的下降。
第三,在外资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比如电子产业,国内增加值所占份额正在加大。
三、结论
纵观1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外国直接投资帮助中国创造了新的贸易优势,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破了中国现阶段要素禀赋的制约,提高了传统优势部门的效率。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对外贸易竞争力和贸易收益取决于不同国家生产不同商品效率的差异。即使在今天,决定这种差异的关键因素仍然是要素禀赋差异。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为了突破简单的要素禀赋和“给定”的技术优势,引进稀缺的要素,使之与本国的生产要素相结合就有可能使本国的生产从要素驱动阶段迅速转到投资驱动阶段,创造出新的贸易优势。对外开放20多年来,中国通过大规模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以及与之相伴的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和管理,加快进入了投资驱动增长阶段的步伐。在这一阶段,竞争力并不主要表现在某种要素的相对价格上,而表现在生产标准化产品的效率上。目前中国的贸易竞争力既来自某些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也来自投资增加,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两者的结合使中国在某些标准化的大宗制成品的生产上享有独一无二的成本和效率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的加工厂。二是帮助建立了中国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产业的多元化格局。中国传统的出口优势集中在服装、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部门,但这些部门出口增长的潜力是受到严重制约的。从国际市场看,这些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低,市场增长缓慢;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国际市场的供应能力迅速增加,竞争加剧;发达国家保护主义日趋严重,对来自中国的产品甚至采取了更加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从国内看,一方面,随着这些传统出口产业的持续扩张,边际生产成本呈上升趋势,即随着产量的增加,每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就意味着要放弃生产更多单位的其他产品,由于存在边际成本递增情况,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专业生产一种产品,也不能过分追求传统产业的不断扩张,否则的话,就要面临交易条件的不断恶化。日本著名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家小岛清总结出了比较成本与比较利润对应的原理,认为凡是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行业,其比较利润较高。但被普遍认为有比较优势的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并不具有比较高的利润,这些产业持续扩张已面临困境。
因此培育更多的出口产业是中国出口贸易持续增长的保障,而实现这样的突破首先靠的是外国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帮助建立和培育了更多中国原本不具备大规模出口能力的部门,比如信息技术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使这些部门在短时间内具备了接入国际供应链的能力,扩大了这些部门低工资就业规模和出口规模。尽管中国在这些部门的作用仍然定位在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和测试等,但这些毕竟是国际贸易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产品,也是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壁垒最小的产品。这些非传统的出口部门的迅速扩张开辟了中国低技能劳动力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的新通道,有效缓解了传统劳动密集型部门(纺织服装等)扩大出口的压力,保障了中国出口的持续发展。
作者:赵玉敏 研究员 (商务部 研究院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研究部)
(首发子站:贸研院子站)
2006-01-04
为了实行对外开放,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强烈呼吁中国人民发动第二次抗日战争-----抵制日货、抵制马立成那样的汉奸意识。
为了让日本军国主义少买一件武器. 面对以下日本品牌,请您尽量抵制
1、家用电器及办工器材等:
索尼_SONY
佳能_CANON
JVC
TDK
松下_Panasonic
卡西欧_CASIO
建伍_KENWOOD
爱华_aiwa
精工_SIEKO
尼康_NIKON
日立_HITACHI
兄弟_Brother
先锋_Pioneer
东芝_TOSHIBA
八重洲_YAES
阿尔派_ALPINE
NEC
百乐
NTT
美能达_Minolta
斑马_ZEBRA
KDDI
奥林巴斯_Olympus
蜻蜓_Dragonfly
DoCoMo
夏普_SHARP
富士通_FUJITSU
TUKA
爱普生_EPSON
美上美_MITSUMI
J-PHONE
理光_Ricoh
京瓷_Kyocera
柯尼卡_KONIKA
三洋_Sanyo
2、化妆品及日常洗化等
资生堂_SHISEIDO
DHC
MILD
花王_KAO
狮王_LION
诗芬_sifone
碧! 柔_Biore
多芬_Dove
乐而雅_Laurier
高丝
3、烟酒及食品等
柔和七星
明治食品
四洲食品
麒麟啤酒
午后红茶
LUCIDO
朝日啤酒
BOSS咖啡
日清食品
日本酒
雪印食品
Suntory茶
4、车
丰田_TOYOTA
威驰_Vios
风度_Cefiro
本田(或宏达)_HONDA
尼桑_Nissan
途乐_Patro
马自达_Mazda
日产_Nissan
佳_Urvan
三菱_MITSUBISHI
蓝鸟_Nissan
阳 光_Sunny
十五铃_ISUZU
奇骏_X-trail
铃木_SUZUKI
凌治_Harrier
碧莲_Civilian
5、服装等
美津浓_MIZUNO
爱斯克斯_
日高_NIKKO
华高_
6、百货
伊藤洋华堂_Ito
Yokado_成都华堂 Ito Yokado 北京
7、其它
立邦油漆
TOTO卫浴
富士胶卷FUJI FILM
松本电工
爱眼眼镜
精工眼
横滨*胎第一生命(制药武田药品 田胃药森永化工)
中国近5年贸易顺差发展趋势是什么?
一、在扩大内需的同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
1998年以来,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以及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叠加交织的困难局面,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地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成功地稳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世界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国际商品价格走低、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的形势下,果断采取提高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扩大出口的政策措施,对外贸易取得长足发展,确立了贸易大国地位,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
1.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国际市场风险。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前提下,各国经济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强,一国的经济危机或变故,极有可能变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灾难。在世界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加大、世界市场瞬息万变的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1992年提出了一个重要战略,即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减少或避免世界不确定性可能对我国出口造成的影响。特别是1998年以来的五年间,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推进,在巩固和发展美、日、欧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开拓了俄罗斯、印度、非洲、拉美、中东等富有潜力的市场,同时注重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对美国、日本的出口,由1997年的326.9亿美元和318.2亿美元,分别增加到2002年的699.5亿美元和484.4亿美元。对俄罗斯、印度的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61.2亿美元和18.3亿美元,分别增加到2002年的119.3亿美元和49.4亿美元。我国进出口商品市场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基本形成,1980年我国出口或进口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29个,到2001年,出口或进口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上升为86个和67个。2002年我国出口商品国别(地区)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分别为美国21.5%、香港18%、日本14.9%、欧盟14.8%、东盟7.2%、韩国4.8%、台湾省2%、澳大利亚1.4%、加拿大13%、其他国家和地区13%。除加拿大外,与10大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合计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5.2%。
2.实施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第一个根本性转变,即从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变。近10多年特别是1998年以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一是继续下大力量抓好机电产品出口。制定政策,把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仪器仪表4大类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将农机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鼓励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增加科研投入,研究开发费年均增长幅度在10%以上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应税所得额。积极鼓励机电出口企业通过质量体系、环保及安全认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扩大名牌机电产品的市场份额,促进大型成套设备、通信电子等产品出口。二是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全面落实鼓励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三是加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抓好重要资源性、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提升我国出口传统大宗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这些政策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以质取胜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大大提升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商品正在实现从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为主转变。机电产品连续9年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2002年机电产品出口1570.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97年的32.5%上升到48.2%,对当年总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64.4%。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保持了年均25%以上的增长幅度,占出口商品的比重从1997年的8.9%提高到20.8%。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态势明显,2002年服装出口411.9亿美元,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205.8亿美元,鞋类出口110.9亿美元,塑料制品出口60.5亿美元,玩具出口55.7亿美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29.7%、59.7%、29.9%、23.7%、10.5%。我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正在转化为竞争优势,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纺织品、服装、鞋、钟表、自行车、缝纫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国。近年来,机电产品中的移动电话、激光唱机、显示器、空调机、集装箱、光学元件、电动工具、小家电等出口也升至世界首位。彩电、摩托车等商品出口居世界第二位。
3.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推进经营主体和贸易方式的多元化,提高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一是改进了市场准入办法。进一步扩大外经贸经营权,进出口经营资格逐步实现审批制向登记制转变。在对国有大中型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科研院所进出口经营权实行登记备案制,对达到一定条件的私营企业赋予进出口经营权的基础上,进出口经营权的管理办法正在与国际接轨。目前有外经贸经营权的内资企业(包括外贸企业、外经企业、生产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等)已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6000多家增加到6万多家,初步形成了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参与开拓国际市场的大经贸格局。二是继续推进外贸管理体制和国有外经贸企业的改革。完成了外经贸主管部门与直属企业的脱钩,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了行政审批制度,着重解决重审批、轻服务等问题。建立健全外贸运行监控体系、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国际收支预警机制和产业救济及保护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加大海关通关作业改革的力度,“快速通关”、“便捷通关”、“无纸通关”、“联网监管”等各项配套改革稳步推进。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外汇收支信息管理体系,加快与银行、海关等部门的联网,提高外汇管理水平。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创造更好的环境。大力推进中介组织改革,强化行业自律机制,拓展中介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信息、服务、协调、应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实行贸易方式多元化。我国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及边境贸易等其他贸易方式都保持了快速发展。2002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41.8%,加工贸易出口占55.3%,边境贸易和其他贸易出口占2.9%。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进入跨国连锁经营网络,2002年跨国零售集团在我国采购商品达300多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0%以上。电子商务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有40%以上的进出口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高了进出口的速度、效益和质量。
4.采用国际通行规则,适时推出鼓励出口的政策,调动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1998年出现亚洲金融危机,当年下半年我国外贸出口出现了近20年以来的负增长,1998年出口增长率从1997年的21%骤然下降到0.5%,影响当年经济增长约2个百分点,我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还比较差。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加大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五年间,国务院和有关部委连续出台100多个政策文件,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出台政策最多的时期。一是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大幅度提高出口退税率。综合退税率由8.2%提高到15.2%,对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全面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对出口规模大、信誉好的重点出口企业优先办理出口退税。从2001年起,对1994年以前成立的“三资企业”也开始实行免、抵、退的返税政策,五年累计退税4000多亿元。二是加强对出口企业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积极扩大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运用多种信贷方式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生产经营高新技术产品的中小企业扩大出口和开拓国际市场,在中央外贸发展基金中,设立5亿元人民币专项资金,采取贴息方式给予扶助。每年按中央发展基金的10%补充该项资金。三是在国际形势多变的情况下,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发挥各项政策的集成作用。四是严厉打击走私、逃套汇等违法犯罪活动,整顿和规范外经贸市场秩序。这些政策对我国企业抢抓国际市场机遇,应对挑战,克服困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述措施,大大提升了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总体上从对国际环境应变能力较弱转向具有越来越强的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2001年面对世界经济减速、主要贸易伙伴经济滑坡、国际市场持续萎缩、美国“9.11”影响的严峻外部环境,对外贸易不仅没有减速,反而比2000年的出口增长6.8%,在世界的排名从1997年的第10位越升为2002年的第4位。我国外贸的国际依存度已近50%,其中出口达到25%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世界银行资料显示,1980--2000年间,中国对全球贸易和服务增长的贡献率为6.9%,位于世界第二位(美国14.4%、日本4.7%);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也仅次于美国,达14%(美国20.7%、日本7%)。2002年全国海关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净入库2590.6亿元,从1998年以来的五年中,海关征收的税款净入库近1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997年的1398.9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底的2864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
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增强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能力
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根据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抓住机遇,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利用外资工作越上新台阶。
1.引导外商投资方向,着力提高吸收外资质量。将利用外资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同开发西部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同加快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国务院发了《关于当前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意见的通知》,颁布了新修订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联合颁发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国家计委发布了《“十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划》,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引导外商投向国家鼓励发展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及配套产业、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环境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鼓励外商引进、开发和创新技术,兴办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设立更多先进技术型项目,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原材料本地化,鼓励中小企业为大型外商投资企业配套。鼓励外商投资中西部,努力为中西部地区扩大吸收外资创造条件,不断放宽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项目的国内融资条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产业政策倾斜的力度。促进外资投向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农牧业产品加工等科技项目。鼓励外商投资参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及其配套项目的投资。鼓励在沿海已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向中西部再投资。鼓励外商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外资进行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和企业。着力引进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现代市场运作方式和专门人才。最近几年,外商投资企业向中国转移先进技术的速度大大加快。在2001年,已有42%的外资企业使用其母公司最先进的技术,2002年以来这个比重提高到70%以上,外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数约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申请专利总数的2/3。外商投资企业在全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分别达到65%和80%,带动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
2.逐步开放利用外资的新领域,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根据改革开放的需要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对外承诺,结合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发展水平,以服务领域的开放为重点,有步骤地推进金融、保险、证券、电信、分销、外贸、旅游、会计、律师、医疗、教育、运输、现代物流等服务领域的开放。在金融保险领域,有步骤地取消对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公司在服务对象和地域方面的限制,适时推进外资参与国内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各类保险公司引入外资。截至2002年10月底,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性机构达181家,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达53家,上海、深圳、天津、大连、广州、珠海、青岛、南京、武汉等城市对外资银行开放了人民币业务。在分销领域,鼓励和引导外商投资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逐步增加外商投资商业零售企业的数量,允许生产型企业建立自已的销售渠道,包括专业批发、零售和维修服务体系。据调查,目前世界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经有70%在中国“抢滩登陆”。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普尔斯马特、伊藤洋华堂、欧尚等跨国零售企业都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扩张。其他服务领域的开放也加大了步伐。目前我国实际吸收外资的行业分布为:第一产业1.9%、第二产业63.3%、第三产业34.8%(2001年为29.2%),服务业已成为外商新一轮投资的热点。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为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商机,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98--2002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261亿元,超过1979--1997年的总和。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14920亿美元,2001年跌至7350亿美元,下降了51%,是30年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2002年进一步下降到5340亿美元,比2001年又下降了27%。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吸收外资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02年达到527亿美元,同比增长12.51%,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有吸引力的外资目的国。2002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4196个,合同外资金额8280.6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79.66亿美元。
3.积极探索新的外商投资方式,不断拓宽利用外资渠道。适应国际跨国投资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积极探索采用收购、兼并、投资基金、证券投资、风险投资等新方式吸引外资,继续鼓励和扩大外商以BOT、项目融资、基础设施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继续实行合作、合资、国际租赁、补偿贸易、加工装配等形式利用外资。稳步利用国际证券市场引进外资,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推动国内企业到境外上市。鼓励中小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对外合资、合作,发展配套产业,进入国际配套采购网络。选择一批已完成公司化改制或改制过程中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有计划地向外资出售部分股份,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必须由中方控股外,其他企业可以由外方控股。为了规范和推进新的投资方式,国务院有关部委先后颁布了《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的暂行规定》、《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吸收外资参与资产重组与处置的暂行规定》、《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型公司的暂行规定》、《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等法律法规。多渠道、多形式利用外资的格局已经形成。外商投资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达到52%,工业增加值占我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5%,税收占我国税收的20%,为近230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占全国城镇劳动人口的10%。
4.鼓励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提高跨国公司投资比重。加大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力度,鼓励跨国公司向我国转移生产制造基地、研发中心、地区营运中心,加快建立国际出口采购中心,推进跨国公司把中国纳入全球的生产和采购链。鼓励跨国公司通过受让股份、买断资产等不同方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向国有企业转让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鼓励跨国公司投资改造传统农业,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建立现代化农业企业集团,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鼓励跨国公司投资石化、化工、建材等基础产业,投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鼓励跨国公司投资中西部地区。在排名前500位的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设立投资性公司300家,设立研发中心已达400多家,其中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已超过150家。研发中心从针对中国市场的、改进型的、专有技术的开发,开始转向面向全球制造体系开发新产品。那些较早在中国有较大投资、在中国市场占有较高份额的跨国公司,纷纷追加在中国的投资。汽车、大型IT项目、大型石化项目、手机、制药、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领域,成了跨国公司追加投资最多的领域。跨国公司根据全球战略的需要,正在进一步调整在中国的经营战略或策略,向在华投资项目系统化,投资地域集中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管理体制一体化发展,世界500大公司在华投资项目达2519个。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工业制成品的重要制造基地,2001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世界比重达7.5%。
5.努力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提高政策透明度。特别是投资软环境有了很大改进,这是增强对外资吸引力的根本有效之举。一是对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全面清理,使吸收外商投资政策符合透明度原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或实施条例)进行了修订。国务院有关部门已清理了涉外经济法规2300多件,其中废止了850件,修订了325件。地方政府也按照国务院要求进行有关清理工作。与此同时,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外商投资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了一批服务贸易领域吸收外商的法律法规,如《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外商投资**院暂行规定》、《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业管理规定》、《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等。二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化外资审批程序,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的审批制度;简化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章程的审批,减少随意性,减少管理层次,改进外资项目的审批办法;注意保持外商投资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可预见性和可操作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取消了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平衡条款、“当地含量”条款、出口业绩要求和企业生产计划备案条款等限制,逐步统一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税率,取消各种歧视性政策和差别待遇,加大对外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保护知识产权,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权益。规范招商引资行为,采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在新的条件下扩大对外开放,就必须在“引进来”的同时,加快实施“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
1.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发挥比较优势,带动我国技术、设备、商品和劳务出口。鼓励和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在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各种各样的经济技术合作,更多地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调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我国境外投资已具有相当规模。截至2002年底,我国设立境外企业6960家,协议投资总额137.8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为93.4亿美元。我国从事跨国经营的各类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中石油、中石化、华源、海尔、万向、远大空调、新希望、华为等一批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上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开展境外投资的重点正从港澳、中东、北美等少数地区转移到亚太、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投资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逐步拓宽境外投资领域,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开拓市场,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鼓励企业从初期简单从事进出口贸易、餐饮、劳务承包拓展到投资办厂、境外加工装配、境外资源开发、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设立境外研发中心、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提供境外咨询服务、开展对外农业合作、卫星通讯等众多领域。通过合资、合作、控股参股、收购兼并、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进行跨国经营,涉及行业包括贸易、工业、农业、资源开发、运输、旅游、咨询、承包劳务等。特别是开发利用国外石油天然气、铁矿、森林等资源取得了积极进展。如中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海外开发的油田生产原油1623万吨,超过了国内第三大油田的产量。2001年中俄签署了从俄罗斯到中国输油管道的协议,中国将参与俄罗斯油田的开发。中信集团、吉林和黑龙江等省的森工集团也都在非洲、南美、新西兰、俄罗斯等地投资森林开发项目。
3.推动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发展,加大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境外开展对外设计咨询、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重点带动成套设备、技术和服务出口的总承包项目、大型工程和交“钥匙”工程,推动对外承包与劳务合作上规模、上档次。鼓励企业采取的承包方式从分包为主逐步向施工总承包和“咨询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承包转变,项目经营方式逐步向项目管理、BOT等高层次发展。据原外经贸部统计,到2002年底,我国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额1147.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27.2亿美元。签订对外劳务合作合同额295.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37.6亿美元,外派劳务273.4万人次。目前,我国已有39家企业进入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杂志评选的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11家进入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商200强。中建、港湾、中油国际、机械设备、上海建工等大型专业工程公司都已进入世界10强。
4.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制定促进措施,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建立企业境外带料加工装配、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出口信贷及出口信用保险、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援外合资合作基金。充分发挥商业贷款、优惠贷款、无息贷款和发展援助的作用,鼓励企业带资承包,在境外承揽大项目。允许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利用国际商业贷款增加资本金。二是加强信息和政策服务,引导企业选择好目标市场和项目。发挥驻外经商机构、商业行会和各类中介组织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信息、法律、财务、知识产权和认证等方面的服务。加快建立信息服务网络系统,扩大信息采集渠道,向企业提供境外经营环境、政策环境、项目合作机会、合作伙伴资质等信息。三是建立保障机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充分运用我国在世贸组织中的权利,加强多边双边经贸磋商,减少和排除境外各种贸易壁垒。加强领事保护,制定境外企业和人员领事保护实施办法,维护我国境外企业和人员的合法权益。
经过15年艰苦努力,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国内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在20多年改革开放基础上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起点。一年多来我国在履行承诺的同时开始运用权利,变挑战为机遇,积极参与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各种权利,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原来担心的农产品、汽车和服务业,不仅没有被冲跨,反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平稳运行。积极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技术性标准等世贸组织规则,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国内市场按入世承诺有序开放,对外商投资领域的限制正在逐步撤除。在降低关税的同时,非关税壁垒也大为减少。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充满经济活力和投资商机的国家正在世界崛起。
人民币升值对外贸的影响
外贸增长对世界有贡献
答:我国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乃至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我国货物贸易的顺差一直是外汇储备快速上升的重要来源。2001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超过2000亿美元,2006年底突破1万亿美元,2001年至2006年货物贸易顺差累计达到3675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43%。贸易顺差为企业的资本积累提供了资金来源,提高了生产厂商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刺激了投资需求,提升了企业的规模效益。
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的发展更具开放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更大,因此多年来进出口都能保持高速增长。据有关专家分析,2003年-2005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对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工贸易是顺差主要因素
答:贸易顺差是我国积极利用外资政策和特有贸易结构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内经济长期健康快速发展的正常表现。以加工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以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我国特有的贸易结构,是我国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顺差的主要因素。
长期以来,
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外贸的半壁江山。加工贸易是一种增值的贸易形式,必然产生贸易顺差。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总额为1775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顺差831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则高达1889亿美元,超过了贸易顺差总额。由此可见,当前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中的最主要因素。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持续增长。2006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630亿美元,其中近七成投入到了制造业,我国已成为一些重要工业品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巩固。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面向国内市场生产,替代了部分进口需求。钢材、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尿素等产品进出口态势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有限,外商投资企业自身存在巨大的出口需求。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六成左右,而且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我国贸易顺差问题也与下面3个短期因素有较大关系:一是部分企业在出口退税率调整前突击出口。二是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促使企业加快出口步伐。三是出口成本上升提高了出口商品价格。除此以外,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对我国实行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出口封锁,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所急需的技术及设备进口不足,这也是造成大额贸易顺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顺差现象将长期存在
答:由于我国积极利用外资政策和特有贸易结构,决定了我国贸易顺差现象将长期存在。国际上判断贸易是否平衡,通常用贸易顺(逆)差额与当年进出口总额相比,在10%以内为基本正常,这个10%被称为警戒线。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1775亿美元,约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10。1%,刚刚触及警戒线。从当前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德国的情况来看,从1952年到2005年的54年间,对外贸易均为顺差,2002年贸易顺差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2004年和2005年均超过1900亿美元。其中贸易不平衡度超过10%的年份就有12年,最高达12。7%,顺差程度超过我国。因此,我国目前存在的大额贸易顺差基本是正常的。
总之,面对大量贸易顺差产生的新形势,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既要高度重视贸易顺差问题带来的外部失衡和内部影响,也要正确认识到贸易顺差的客观必然性。
扩大进口增加内需
答:大额贸易顺差也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如: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大,出口企业遭遇国际贸易壁垒的风险增大;我国外汇管理面临更加放开的国际压力;国内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潜在风险等。
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不但要在外贸领域做工作,也要在其他领域动脑筋;不但要在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上下功夫,也要在扩大进口、增加内需上做文章。首先,要大力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刺激内需,改善国内消费不振的局面。其次,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通过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产品目录,对两高一资等产品的加工贸易进行政策调整。再次,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必要调整,由招商引资转为选商择资、养商育资等。第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合理引导升值预期。第五,在调整出口结构和扩大进口方面做一些具体工作,特别是要促使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放松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限制,使进出口结构更趋优化,缓解顺差上升过快的压力。
日本的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主要原因是
人民币汇率接连突破大关,人民币升值近期成为关注的焦点,做为外贸人,可以说这是件极为重大的事情。因此,今天特连转载关于“人民币升值对外贸的影响”类帖子若干。希望对此有全面的认识。 在转帖之前,先阐明关于汇率方面几个小知识1.浮动汇率制:一种国际汇率制度。在该制度条件下,汇率主要由市场力量(即供给和需求)决定,政府不设定及维持某种特定的汇率。有时也称作"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s)。当政府对外汇市场不加干预时,该制度称为纯粹的浮动制。盯住“一篮子”(也称“一揽子”)货币是浮动汇率制的一种,这种浮动有两个特点,一是保值,二是波动幅度小。2.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外贸依存度看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周刊发布(有删改) 人民币升值从短期看弊大于利,从长期看却是中国摆脱初级产品 “世界工厂”的形象,促使产业升级,减少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使中国经济可以更平衡、稳定和持续地发展的必然选择。短期:弊大于利人民币的升值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简单来说就是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人民币升值后,一方面在我国境内完成投资所需金额增加,外商投资的成本升高,影响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会使原来在境外完成投资所需的金额大大减少,部分有投资意向的投资商可能会将其投资意向转移。)一般来说,国家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对外贸的依赖程度。大国对外贸的依存度低,小国外贸依存度比较高。但出人意料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越来越依赖于外贸的增长。举例来说,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对外贸的依存度高达70%。一个国家经济的成熟程度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外贸依存度。较发达的经济体较少地依赖于外贸。高达70%的外贸依存度表明中国的经济严重依赖国际市场。例如,服装和鞋类的出口依存度为71%、DVD机为63%。这些行业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非常敏感。中国的出口产品赚取的只是加工部分的加工费。而现代国际产业价值链的利润显示,加工生产产业的利润只有5%。对于5%的利润来说,2%的汇率调整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说有可能是生死攸关的。人民币升值另一个可能的负面影响就是影响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资接受国。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外国直接投资(FDI) 的依赖和对外贸的依赖是相关联的。中国这些年一直采用鼓励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的经济政策,而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同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密不可分的。当然,人民币升值将增加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给中国的外贸进口带来好处。但中国的出口依存度高于进口依存度。也就是说,从眼前可以量化的指标来看,中国从人民币升值中得到的好处少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既然人民币升值从短期可以量化的指标来看是弊大于利,为什么中国政府还要选择升值?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时机升值?减少贸易摩擦 改善外贸环境人民币升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持续增长,外贸出口环境恶化。来自商务部的资料表明,2004年前三季度,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46起,涉案金额11.1亿美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遭遇反补贴调查,而且保障措施涉案金额成倍增长。外贸出口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很高的出口大国,外贸结构不合理。中国的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欧盟等国家,对这些国家的贸易占了总出口的83%;由于出口产品类型单一(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出口产品价格处于低价位。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一方面需要出口来拉动经济,另一方面随着出口的增加,中国的贸易条件也越来越恶化。而人民币的升值可以降低中国的贸易顺差,减少中国和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改善外贸环境。促进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如果进一步对人民币升值后的各行业情景做一个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因为人力成本的增加,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如服装,玩具和纺织品等)将受损;而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如机械和交通设备行业、航空、化工和通讯等)将受益。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国际购买力增强,机械和交通设备行业从高科技技术和设备进口中得益;航空企业在航油、飞机购买和租赁以及维修等方面有大量的美元交易和外债,所以人民币升值让航空公司特别是有大量国际航线的航空公司得益;化工类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减少,从能源和原材料进口中得益;通讯类企业技术采购和海外资产并购中得益。 从行业利益来说,可以看出中国政府是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扶植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从长期来说,就是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外贸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从吸引外资的角度来说,外资的投资成本增加,但技术密集型的外资企业的受影响程度远远小于劳动密集型的外资企业。这也是符合我国产业政策和科技进步政策的需要。鼓励外资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过程,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应用更高端技术,走低消耗、高效益之路,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使中国摆脱仅仅是初级制成品的“世界工厂”形象。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有助于调整产品的市场目标结构,从而使外资投资的项目更关注国内市场,更多地通过提高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从而减少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使中国经济可以更平衡、稳定和持续地发展。 汇率改革不是为升值关于人民币升值的时机,从中国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上来说,中国经济2005年上半年运行在平稳高速的轨道里。上半年公布的经济指标显示经济增长为9.5%,外贸保持持续增长势态,外商投资热情依然旺盛;从国际环境来看,美国经济持续利好,美元逐渐转为强势,处于加息周期;而国际能源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这些内部和外部环境都给人民币小幅调整提供了空间和条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2003年到2004年,连续2年,中国的进口增长幅度超过了出口增长幅度。2004年,中国的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的差额已经缩小到1.94%。2005年上半年,国际市场上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依然坚挺,中国的进口继续高速增长。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可见购买力增长在进口上可量化收益已经接近出口上的损失。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可以带来促进中国产业升级,改善中国国际贸易环境和减少外汇储备压力等长期的、不可以简单量化的收益。选择这个时机进行汇率调整,可以将可量化损失降到最小。进出口依存度的差额缩小也反映在这次升值的幅度上。2004年,中国的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的差额是1.94%,而这次小幅调整的1.93%就是一方面考虑了可以缓和贸易摩擦,提高国际购买力;另一方面也不至于对出口和吸引外资有破坏性的影响。值得关注的是,人民币仅仅小幅调整的1.93%,低于世界市场的预期。事实上,人民币的这次汇率调整不是一个屈从于投机资金外部压力的结果,而是中国政府主动调整汇率政策,目的在于促进中国产业升级,改善中国国际贸易环境。小幅度调整显示了中国政府重视调整的可控性和渐进性,是长期准备和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且也从侧面显示了中国政府对自己的资本管制能力和驾驭宏观市场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小幅调整重视的是可控性,在汇率调整以后,中国政府可以根据进口、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反应做进一步的调整。这样一方面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也使得人民币对周边国家和投资者更具吸引力,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巩固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地位。需要强调的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目标不是升值,而是建立更具弹性的汇率机制。这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金融体系的健全程度,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次的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市场供求为基础表明中国的汇率政策将更具弹性,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可以减轻中国对美元的依赖,减少世界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参考” 而不是“盯住” 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不但表明中国政府保留汇率调整的能力,也显示了中国政府开始积极主动地利用汇率政策来达到调整国际收支平衡,促进中国产业升级,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增强经济发展持续性等一系列目的 2005-8-18 10:35:00 中国经济时报
尽管在预料之中,但人民币升值的宣布仍然来得太突然。虽然,与此前5%—10%的市场预期相比,2%的升值只是人民币进入浮动汇率机制的第一步,但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固定汇率的中国出口导向型企业而言,这个升值显然已经影响到了他们。 2%的温和上涨对外贸影响有限 得知人民币要升值这一消息,浙江一家纺织品外贸企业的老板就暗自打起了算盘,目前绝大多数外贸服装订单的毛利在0.5元人民币,即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在0.5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2%,意味着外贸企业每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将损失0.15元人民币。加上其他的运营成本,毛利跌破0.35元,意味着几乎无利可图。 纺织行业因为这两年利润被压得很低,所以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比较大。对于其它行业,一般外贸企业的利润率都在3—5%之间,人民币升值也使之利润空间受到压缩。 “一觉醒来,企业资产蒸发不少”,企业显得措手不及,这是绝大多数外贸企业的反应。影响不仅表现在企业户头上的美金市值蒸发不少,另外,人民币升值也将对于那些按原来的汇率来计算成本和收益,已出了货还没有回帐的企业,或是那些签了订单的企业而言,这种损失也许就更惨了。长远的损失还表现在升值带来的产品出口价格的提高,这将直接降低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对业绩形成一定的负面冲击。 作为出口贸易大省,今年前5个月浙江实现出口280亿美元,贸易顺差161亿美元,居全国首位。今年1至4月,浙江省外贸出口增幅为40.2%,其中服装类的增幅在26%左右,纺织品类为35%。欧美设限政策预计将导致三至四成的纺织品出口企业受影响,而此次人民币升值,将再一次使纺织品出口企业,尤其是依靠量的扩张来取胜的企业或小企业遭受较大打击。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研究员徐强接受记者采访认为,2%的人民币升值对外贸有一些冲击,但冲击不是很大,并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2%的幅度是一个比较温和的上涨,对经济的影响十分有限,对相关行业企业不会产生冲击。 “人民币升值已经说了很久了,这已经成为一个公共信息。正因为有了预期,理性的企业主体才对未来的人民升值有了准备,并做出了相应的战略调整,即使有损失也会很小。”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金伯生这样认为。 金伯生说,2%的升值是符合我国汇率改革的“可控性”原则的,也说明政府对市场是负责任的。至少从目前来看,2%的升值并未给中国的经济带来太大的震荡。“一点波动都没有的市场是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的。因此,汇率的浮动能让许多中国企业得到锻炼。”中国的企业要学会在竞争中成长,要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游泳。他认为,事实上,中国的企业习惯了安安稳稳地生存,在出现波动时已经开始出现不适应的状况,这就更要求汇率机制的改革。 长期看有利于改善贸易结构 人民币升值短期看来有“弊”,但从长远和大处着眼,也不能回避小幅升值带来的益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人民币升值对外贸的影响幅度有限,企业还是有比较强的消化能力。从理论上讲,人民币升值肯定会对出口有些影响,但实际看来影响不是太大,因为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将会起到调整外贸出口结构的作用。人民币升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优胜劣汰的资源配置。一部分利润很薄的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对于一些有竞争力的产品生产企业,能够承受升值带来的成本上升影响。这将为中国整顿外贸出口企业鱼龙混珠的问题、改善贸易结构带来机遇。 “如今什么人都在做外贸,不规范不正当的内耗降低了中国企业的对外竞争力,并使进口国家和进口商坐收渔利。”国家选择在此时升值,有其深远的考虑。7、8月份恰巧是服装外贸企业出货的淡季,此时升值,对纺织外贸企业而言可将损失降到最低。 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日前指出,要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跨越,就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人民币汇率的浮动恰好给出口型企业提供了这个契机。目前我国虽然对外贸易所占的份额很大,但从贸易中赚到的利润却是微薄的,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适合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的发展了,经历了20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提高经济质量远比提高经济数量更重要。 徐强也认为,与贸易制裁相比,升值显然是一个更优选择。就今年上半年的中国与欧美纺织品争端来看,尽管取消配额后中国出口数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同期利润并没有相应的增长,给美国提供了优质低价的产品,还受到质疑和制裁,国内企业的价格战已经伤及自身。人民币升值恰恰为国内企业提高产品出口价格提供了一个契机。 一些出口企业也纷纷表示,尽管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他们的影响是负面居多,但从长远来看,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对于企业而言是一次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好机会。 在谈到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化时,金伯生表示,企业要提升自身实力,不能只看眼前。重要的是要大量投入研发,提高技术,为企业的日后长期发展打下基础。企业也要学会使用金融保值手段,规避汇率风险。在学会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同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向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以获取国际竞争力。随着汇率的变化,企业肯定要在自己的产业战略上做一个调整。所谓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他们都会有这种调整的意识。 人民币升值:外贸业重负下前行
人民币不断升值成定局
汇改以来人民币一路高升,现在已累计升值超过3.78%。2006年12月2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7.8087元,突破7.81整数关口,再次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
人民币不断升值无疑给中国的各行各业带了很大的影响,最为直接的要数外贸业。虽然从1994年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对人民币的干预程度降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已为业内人士所预见,并且不少企业还做了相应的准备,但是即便如此,此次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还是对外贸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外贸企业影响几何 从理论上讲,货币升值实际上并不影响进出口商品本身的价值,而是通过改变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价格,来削弱它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人民币升值3.78%,就相当于产品成本提高了3.78%,其出口的竞争力降低了3.78%。一国货币升值后,通过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外国对其出口商品的需求下降,出口规模得以制约。 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较少,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以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为主的三资企业在全球化产业链中处于最低层的地位,利润率低,自身增值能力不足。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的目的主要是看重中国的人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人民币升值以后,无疑将会抵消人力资本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中国的产品出口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某生产出口灯饰的节日灯企业负责人无不忧心忡忡的说,该公司今年拿到900万美元的订单,已经完成订单100万美元,6月份买了300万美元远期结汇,还有500万美元的订单要损失3.78%,损失达18.9万美元。 在人民币升值之后遭受打击的出口产业所受到的打击严重程度不一,享有外销低利贷款,外销退税,甚至以内销补贴外销的产业较没有受到此等优惠的产业,所受冲击相对较轻。享受优惠者多为比较不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相关产业或地方政府为了争取补贴收入,而极力维持生产,这些无竞争力的产业都可依靠补贴勉强存活。 同时,因为不少中国厂家出口的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这些出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污染,虽政府制定法律、规定加以防治,但不守法的业者,均没有按规定进行防治污染投资,而将造成的污染推给社会承担,因此,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在人民币升值后,这些企业的产品仍然可以出口。反之,守法的厂商因负担了污染防治的处理成本,相对前者缺乏竞争力,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后,无力出口而被迫倒闭,形成守法者遭受淘汰,违法者持续生存的不公平现象。这无疑对于守法的外贸企业不利。 在进口方面,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后,进口增加,对当地产业产生冲击,但受政府保护与未受保护的产业,所遭受的冲击程度不同。进口有管制的产业,即受政府保护的产业,在政府控制之下,不会因人民币升值而增加进口。因此,此类产业并未受到影响。受高关税保护的产业,因有高关税保护,此类产业仍相对有竞争力,所受影响相对也有限。本地产业受影响最大者,是那些没有进口管制,亦无高关税保护的产业,因进口大量增加,加之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品价格相对较低,当地同类产业无法与之竞争而被挤跨。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后,低效率的当地产业依赖政策保护,受冲击小或没受冲击而大多继续生存;高效率的产业,因缺乏保护,受打击大反而被淘汰。亦即出现劣币驱除良币,产业结构产生逆调整,整体产业效率相对下降,失业增加的现象,不利于这些地方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某经济专家忧心忡忡的解释。 人民币升值以后,一些外贸企业之所以无法承受这一风险,业内人士认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处于全球化的劣势地位,产业固化难以升级,无法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胜。因此,人民币升值再次为外贸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敲响了警钟。 的确,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从大国到强国的挑战,其实最关键的是中国整个生产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来决定中国贸易的转变过程。在亚洲国家中,韩国、日本都曾经历过本币升值的困难时期。尤其是日元在1985-1986年间升值达45%,这给以出口为导向的日本经济沉重的打击,日本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此期间从4.9%下降到2.5%。然而,日本通过产业结构改造,用几年的时间逐步走出了本币升值的阴影。日本银行的投资调查显示,出口业的萎缩使国内很大一部分资金投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如计算机、通讯技术和电子产品等制造厂商不仅从出口市场转向国内市场,而且从制造业转向非制造业,因而使第三产业得到了加强。从日本的发展经历可见货币升值具有双重性,关键在于如何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人民币升值事实上也为我国的产业结构的重组和升级提供了有利因素。 "实现产业升级,就是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惟有如此才可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有助于外贸的健康发展。"业内专家也如是提醒说。 重负下的前行 无论如何,人民币不断升值已经成为定局,变压力为动力以实现外贸业更为健康发展才是当前大计。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背景下,企业应该有风险意识,采取相关措施。如在浙江,为规避一旦人民币升值而导致收益减少的不可测因素,一些企业的出口远期外汇收入,正倾向于选择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在缴纳一定银行利息和费用后,企业将未来的人民币收益锁定,让保险公司承担一旦人民币升值而造成的贸易损失。 据浙江华天集团副总经理张青峰介绍,这种做法在绍兴纺织出口企业中比较普遍。同样,杉杉集团国际商务部部长朱素君也透露说,他们与外商在签订出口合同时,尽管还没有为因人民币升值而直接提高产品出口单价,但凭借双方长期建立的信用关系,一般都会在私下协商,一旦人民币升值造成企业损失,外商应考虑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人民币升值已成为目前外贸签约的重要考虑因素。"他也无奈的说。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黄先海认为,在出口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外商愿意接受我国企业提高产品出口单价的要求,说明外商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值很高,对升值幅度的期望也很大,"企业4%左右的提价幅度,在外商对人民币升值幅度预计范围之内"。另外,受欧美对我国纺织品"特保"影响,我国对欧美的纺织出口量会明显减少,一般会促使我国纺织品海外市场价格上涨,这可能也是外商愿意接受我国纺企提价要求的原因之一。 而对于政府来说,业内专家建议,各级政府还要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各项对外贸易,在WTO规则准许的范围内辅之以多种经济政策,如运用计划、税收、价格、财政、信贷、利率等各种经济杠杆,通过经济、法律、行政各种手段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例如通过关税政策、配额政策,使应该受促进的产品出口得到更多的保护和鼓励,而应该抑制的产品(非必需品)的进口受到更严格的管理和限制。在这一点上就有人建议利用WTO 相关政策,在WTO 协议允许的范围内给予相关的产品出口补贴或者提高出口退税额以提高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弥补人民币升值所致的外贸行业收入的减少。从而达到既优化产品进出口结构,改善贸易收支,又达到减少汇率变动带来的通货膨涨效应的目的。 同时因为人民币升值使得以相同的人民币表示的投资量可以兑换成更多的外币,相对减少了投资成木,有利于我国国内企业到海外投资,发展跨国经营。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元强势时期,日本在80年代后半期及90年代日元大幅升值期,都采用海外资本扩张的策略,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大量企业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充分体现,我国应借鉴美、日等国的成功经验,鼓励企业通过扩大海外生产规模的方式来回避风险和降低生产成本,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海外投资的步伐。 然而,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单纯依靠出口导向战略是相当危险的,极易受外部冲击,从而使经济的持续发展无法保持,甚至发生逆转,为东亚经济危机提供了佐证。对外依存度是衡量一国经济受外部经济影响程度的一个指标,这一指标在不同国家,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一个适度的区间,并非越大越好。从外贸来看,外资企业进、出口已占我国外贸总额的一半以上,其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结果,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出口迅速增长的主动力。因此,适当调整外资政策,减轻对外资的依赖。 当然,除了汇率可能影响中国外贸业以外,其它诸多因素也正对外贸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潜在威胁,这些或许更需引起注意,贸易界人士忧心忡忡的说。如面对市场的开放力度加大,进口产品的竞争力逐步增强,外国产品在取得平等贸易条件进入中国市场后,中国的产品会在价格、品种、质量及营销手段而暴露出竞争劣势,这些产品容易受到发达国家质量标准、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反倾销等方面限制与阻挠,产生种种争端,这些争端可能会涉及到数量限制、贸易政策、海关通关手续及程序、植物卫生检疫标准、政府采购、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等等。如仅就技术性贸易壁垒而言,中国的产品出口贸易受其影响颇为严重。 因此,从根本上还是要加强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确定优势产业,努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参照技术壁垒质量标准要求,了解产品进口国的最新技术标准、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以及制订新的技术标准和规则、争取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探索有利于各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深圳模式的形成与演变(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与引用)
A因为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外依赖愈加严重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贸易有限公司是做什么
1、大力发展外源型经济
上世纪70年代未,香港工业面临产业转型,大部分劳动密集形产业因工资、土地成本上升难以为继,正在寻找新的投资空间。此时,恰逢中国内地实施改革开放,深圳被批准成为中国内陆最大的经济特区。深圳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理所当然成为了港资来大陆发展的首选地。
深圳建市之初,吸引外资的主要形式是“三来一补”。所谓“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这种引进外资的形式具有形式灵活、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风险小、成本低等特点,在解决劳动就业、增加外汇收入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是促进深圳早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据媒体披露,第一个来深圳投资办厂的香港商人是郑可明。郑可明本系广东鹤山人,客居香港多年,但仍然心系罗湖桥北岸的世界。1978年初,他听人说内地在搞改革开放,便召集几个兄弟找来几台旧机器,从香港步行走过罗湖桥来深圳开办手袋厂。来深圳后,郑很快与当地村、镇政府签订了合同。按合同规定,村里出地、出人,郑出钱建厂并提供机器;原料由郑从香港运进,加工后,产品仍由郑往香港销售。这就是所谓的“三来一补”的原始模式。
继郑可明来深办厂后,郑的多名旅港老乡也纷纷效仿。此后,成群结队的香港人抬着机器从罗湖桥上赶过来,在深圳盖起简易的厂房,或是生产手袋、皮具;或是生产布料、服装;或是生产五金、自行车等。这种被称之为“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模式被迅速复制。
据当地人回忆,当年从罗湖口岸铺开来,一大片的全是小矮房,走在厂区中间都分不清东南西北,尽管当时手袋厂、箱包厂已经有很多了,但是扛着机器、背着大麻袋原料经过罗湖桥的香港商人仍是络绎不绝。
此后,深圳的各个乡镇都迎来了“三来一补”生意的香港商人,1979年,仅宝安的石岩村就进驻了10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
在“三来一补”效应的影响下,1979年,深圳市正式提出了特区要以发展“三资”企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1979年,泰国华侨谢国民率先来到深圳,拿到了深圳市“001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成立了正大集团蛇口公司,此后,谢又与美国大陆谷物公司康地集团合资组建了正大康地有限公司。
到1979年底,深圳引进“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200多家,到1981年底,深圳市的外资企业已达1800多家。到1985年底,深圳特区已与外商签订协议4696项,协议投资33.5亿美元,占当时全国直接利用外资的六分之一。至此,深圳市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已初见端倪。
2、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深圳建特区前,即1980年前,这里只有6户个体工商户,年营业额不足3万元。在上世纪80年代,当许多地方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尚处争论、观望阶段的时候,深圳市就明确提出了在注重发展“三资”企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本土民营经济的发展,并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民间科技企业登记注册办法》、《关于发展特区私营企业的若干观定》等重要政策法规。1980年以后,深圳按照“先繁荣后规矩,先活跃后有序”的的思路,在允许并支持本地居民发展个体经济的同时,大胆实行“打开城门,积极引进”的方针,允许邻县、外省的个体户进入特区经营。
到1985年底,全市个体户发展到2118户,其中一部分个体工商户无论在经营规模还是在雇工人数等方面,实际上都已突破个体经济的界限,开始向民营企业转变。
1987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件》,1988年国务院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深圳市在这期间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当地的实际,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的政策法规,例如《深圳经济特区民间科技企业管理规定》、《深圳经济特区私营企业暂行规定》等等,提供了比内地更加优惠的条件,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来特区创办民营企业,尤其是科技型民营企业。在前一阶段积累了相当资金的个体工商户也正式注册为民营企业,民营经济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至1991年底全市民营企业已发展到1024户,总注册资金达15000万元。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召开了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的总方向。深圳市根据国家的总体改革目标,在国家尚未出台《公司法》之前,于1992年率先出台了《有限责任公司条例》、《股份有限公司条例》、《合伙制条例》等,这些极具前瞻性的政策法规,再一次激起民间创业热潮。据工商部门反映,一时间,民营企业注册登记猛增,高峰时,每天要新增上百家民企。日后成为行业龙头的著名民企大都在这一期间筹备或延生。如通讯领域的华为、中心,网络领域的腾讯,软件领域的金蝶、金证等,生物工程领域的海王、海普瑞;新材料领域的比亚迪、长园、中金高能等。
由于深圳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并拥有独立的立法权,一些在计划经济时期制订的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条条框框已基本废止。在深圳,凡是法律、法规未加禁止的行为,民营企业都可以进入。深圳民企涉足的领域既包括商业贸易、饮食服务、交通运输、建筑、加工制造等传统行业,也包括电子、通讯、生物工程、软件、激光等高新技术产业,还包括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甚至连一些垄断性行业,也向民企敞开了大门。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才造就了如华为、中心、平安、比亚迪、万科等一批在世界举足轻重的民营企业。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实施科技创新,也是深圳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举措。截止2001年底,经深圳市科技局正式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有1130家,其中高科技企业有60家。民营科技企业的技工贸总收入282亿元,工业总产值270亿元。全市14家市级技术开发中心,其中有4家落户在民企,全市有4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民企。深圳民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占民企总数的64%,由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的产值占深圳民营科技企业总产值的88%。
3、率先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按照中央“杀出一条血路来”和“跳出现行体制之外”的指示精神,自建特区以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创造了国内的多个第一。
一是积极探索以精简机构、转变职能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1986年,深圳市率先撤销了大部分行政性主管局,实行大部制,走出了政企分开的第一步;1987年,深圳市率先在国家机关内建立公务员制度,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转变为公务员;1992年前后,着手进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废止了计划经济时期旧的规章制度,取消了大部分行政性审批的项目,放宽了市场准入制度。
二是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1986年深圳市率先进行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的试点,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取消了企业的行政级别,有6家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组。率先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管理人才,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2001年至200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推进竞争性领域劣势国有企业的整体改革,对5家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国际招标招募,对几家大型国企集团实行授权经营。
三是积极推进价格体制的改革。1987年,深圳市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副食品价格改革入手,逐步扩展到工业品价格的改革,取消各类票证,下放了定价权限,实行浮动价格,把物资调拨价改为议购议销价。到上世纪90年代初,又进一步调整价格改革的思路,由“以调为主”发展到“以放为主”,至此,深圳市97%的商品价格都由市场调节。
四是积极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早在1981年,深圳蛇口工业区就率先向全国公开招聘干部、职工,并宣布在工业区内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1986年,深圳市率先在国有企业内部推行劳动合同制,打破“铁饭碗”,率先实行结构工资制、职位工资制。深圳市还在股份制企业中试行员工持股和股份期权制度,并规定技术发明、品牌、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可以作价入股。这些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和企业家创新活动。
五、是积极探索金融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曾对深圳的负责同志讲: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找,杀出一条血路来。深圳市按照小平同志的指示,在银行、证卷、保险等多个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在新中国金融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
1982年,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成为中国内地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
1985年,深圳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为各地建立规范化的外汇市场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1986年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深圳招商局出资人民币1亿元,组建了中国内地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
1987年12月28日,深圳发展银行成立,成为建国以来第一家向社会公开发售股票的商业银行业。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营业。
2004年5月27日,深交所正式启动中小企业板块,同年6月25日,首批中小板8家新股在深交所挂牌交易。
2009年9月,深交所正式启动创业板,同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交易。至此,深圳资本市场形成了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组成的梯形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
六是充分运用好立法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1992年7月,深圳市获得了全国人大授予的立法权。深圳市充分运用这一优势,为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提供法律保障。在拥有立法权之后,深圳市先后在市场规划、市场秩序、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截止2000年,深圳市在所制定951项法规中,其中直接涉及经济改革方面的立法占立法总数的73%。目前,深圳已初步形成了适应特区市场经济需要的,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法律框架。这些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实施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深圳的改革和发展,也为国家的立法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4、转变增长方式,实行产业转型升级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深圳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体系较为健全和完善的金融产业、联通国际辐射内地的物流产业、与科技金融紧密结合的文化产业(后三者可称之为现代服务业)等四大支柱产业。
深圳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经历了探索的艰辛与转型的阵痛。大致来说,深圳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升级。
(1)第一次产业转型:由贸易向工业转型
深圳特区是在原宝安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保安县是一个农业县,既没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没工工业基础,留给大特区的只有“一穷二白”。如果说深圳在建特区之初还有什么优势的话,那无非是这么两条:其一是国家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例如,吸引外资减税、免税、出口退税政策,国有企业享有进出口自主权等等;其二是地理上毗邻港澳,与香港只一河之隔。因此,深圳最初的发展之路别无选择,只能走贸易或加工贸易的发展路径,来逐步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这也符合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大都要经过贸、工、技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一般路径。
深圳通过贸易和加工贸易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三个渠道或者说三大来源。
一是转口贸易。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序幕,人们尚未告别短缺时代,港澳和国外物美价廉的轻工业品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当时整个中国掀起了一股全民经商的潮流,而深圳既地处沿海地带,又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享有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在特区兴建之初,为满足其建设中的物资供给,中央给予深圳在物资进口和外汇使用上一些特殊政策。因此,深圳很快成为国内新兴的贸易中心。不仅一大批内地个体工商户或刚刚脱离体制下海经商者,纷纷来深圳淘金,通过各种渠道与深圳有关机构拉上关系,而且外省乃至中央各个部办委都纷纷在深圳设贸易公司,来钻这个政策空子,将原本用于深圳特区内的进口物资,倒卖到内地去,靠这种贸易赚取暴利。
二是走私贩私。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沿海一带,例如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兴起了一股走私贩私的热潮,有不少人通过这种灰黑色的贸易方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深圳也不例外。深圳可以说是当时电子产品零部件最大的走私集散地,闻名全国的赛格电子市场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三是以“三来一补”为主要形式的加工贸易
如前所述,由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港澳台等地劳动密集行业因人工、土地成本上升难以为继,而且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而深圳又有天势、地利、人和的诸多优势,是承担这种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因此,加工贸易是深圳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
在工业化初期,靠贸易打基础本无可厚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立市的弊端也逐步显露出来,前两种贸易本来就不能登大雅之堂,后一种加工贸易形式也浮现出不少问题。最先对此提出批评的是刚从国外回到香港的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陈文鸿博士,他在香港出版的《广角镜》杂志(1985年5月号)上发表了名为《深圳特在那里》的文章,文章批评,深圳建特区5年来,表面上繁荣,但根基不稳,主要是利用国家优惠政策,通过贸易主要是通过对国内其他地方的转口贸易赚内地人的钱,这不应是深圳发展的方向。陈的文章激起了国内第一场关于深圳特区的大论战。在这场大论战中,大多数批评者认为,深圳工业的比重太低,而且指出,深圳要学会到国际市场上赚外国人的钱,而不应赚内地人的钱。
这一阶段,不仅理论界对深圳的发展路径颇有微词,中央也对深圳的政策进行了微调。1985年,中央决定拔掉给深圳输血的针头,加强对深圳进出口商品的控制。转眼间,几千家公司关门倒闭,深圳的经济亦陷入低谷。同年11月,国务院在深圳召开了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工业的座谈会,中央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明确要求,“经济特区要在积极引进技术的同时,逐步做到生产以外销为主,力争为国家多创外汇。”
深圳也根据国家的“七五”计划目标,制订本市的发展规划,提出在“七五”期间,要利用外资15亿美元,国内投资60亿元人民币,新建500家工厂,到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90亿人民币,用三年时间,基本上形成外向型工业结构。
至此,深圳产业结构进入了第一个转型期,即由贸易转向工业。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继续在关外发展,特区外沿107国道以及深惠公路布满了这类企业。特区内形成了以电子、轻工业为主的上步、八卦岭工业区,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梅林工业区,以轻纺为主的莲塘工业区,以建材为主的龙井工业区。经过几年的调整和发展,深圳迅速成长为国内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到1994年,深圳GDP已经超越许多传统工业基地,上升到全国第6位。
(2)第二次产业转型:由一般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深圳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布局存在饥不择食的问题,尤其“三来一补”带来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个经济结构较为粗放,产品的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与整个城市的定位和远期发展目标不相称;二是一大批以“三来一补”的主要形式的加工贸易企业挤占了深圳的发展空间;三是一部分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深圳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深圳农村经济过分依赖“三来一补”,丧失了建立一个自有、自主、自营的经济体系的良机,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落后于温州地区也落后于珠三角的其他地区;五是“三来一补”企业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在外商,难以防范国际市场的风险。
上述问题引起了深圳市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上任不久的市长历有为更是力主产业转型升级,限制发展“三来一补”。1993年年底,深圳市出台一份调整产业结构的文件。文件规定,暂停登记注册新的“三来一补”企业,特区内已办的“三来一补”加工业,属于污染环境的,要坚决迁走。另在特区外划出90平方公里的土地,建大工业区(现在的坪山新区)。政策一出,港资企业一片哗然,大量“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纷纷迁往外地。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据统计,截止2008年,深圳已整体外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9家,涉及10个工业行业,涉及工业总产值达108亿元。
一般认为,深圳真正实施第二次产业转型升级并高调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在1995年前后,促成这一转型既来源于经济发展的困局,也部分来源于外界的质疑。1995年国内发生了关于深圳特区的第二次大论战。论战的一方是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历有为,论战的另一方是有“国情学者”之称的胡鞍钢博士。起因源于胡鞍钢发表了一篇关于《特区还要不要特下去》的文章。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特区不是特在国家的特殊优惠政策和全国人民的特别支持,而特在特区自身的创新。究竟谁是谁非,无法作出准确判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关于特区的质疑,是向深圳特区敲了一次警钟,有利于调整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深圳市委市政府高调提出了深圳要第二次创业的口号。1995年,深圳市颁布了《关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7年深圳市又出台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纲要》,1998年,深圳市制订了《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简称22条)。至此,深圳市初步完成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布局。
经过几年的卧薪尝胆,深圳的第二次产业转型初见成效。
一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工贸易已初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达到57.7%,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至12%以下;二是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被淘汰。原布局在深圳南头、蛇口及东部沿海的印染厂、纺织厂等有的关停、有的迁移、有的转产;三是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崛起,如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医药、新材料产业布满关内外,成为深圳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四是物流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唯一拥有海、陆、空对外口岸的城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全国排名连年跃升,直到2005年,雄居全球第四货柜港。
(3)第三次产业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
深圳第三产业转型的动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是政府主动为之,力图通过调整,在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将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由工业变为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金融、会展、创意、文化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为此,深圳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2005年,深圳市出台《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方案提高了企业进入的环保门槛。同年,深圳还出台了《2005——2010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列为第四大支柱产业。2007年1月,深圳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还被认为是深圳向现代服务业进军的动员令。
另一方面,一大批“三来一补”企业“三资企业”,因生存环境恶化,主动外迁,形成了继1993年之后的又一波外迁潮,已经并将持续影响深圳的经济总量。外资企业外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用地严重短缺,企业的扩张受到影响;二是政策优势弱化,国家调整了加工贸易政策,降低了出口退税率,并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品退税,并收缩了信贷等等;三是利润空间缩小,人工工资、土地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业用水、电价上调等等。从外迁的路线看,一部分迁至东莞、惠州,以及省外的湖南、湖北、广西等地;也有一部企业则向越南、孟加拉、印度等生产成本更低、准入制度较为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正是上述两方面的因素,促成了深圳的第三次产业转型。按深圳市的说法,第三次产业转型,就是要实现五大转变:一是实现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由物质性资源向软资源转变;二是第二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先进制造业转变;三是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四是第三产业由传统服务业向高端服务业转变;五是经济增长动力由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变。
目前这次转型仍在继续,但已初见端倪。以福田区为例,近几年福田区在转型中探索出三个模式:即:“工改商模式”、“工改工模式”、“工改文模式”。一是以华强北商业街为代表的“工改商”模式,把华强北从原来以电子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工商混合区发展的中国电子第一街;二是以上沙创新科技园为代表的“工改工”模式,将16栋“三来一补”的厂房进行整体改造,把原先的低端加工制造园区改造成为科技创新园区,现在这里聚集几十家通信、网络等高科技研发企业,年产值比改造前增长了17.25倍;三是以田面创意产业园为代表的“工改文”模式,把原先的汽车修配、服务生产的工业区改造成为集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空间设计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今,在仅4.3平方公里的福田中央商务区,聚集着75家世界500强企业的124个研发中心、采购中心或分支机构,占深圳市80%的创投机构、65%的证券营业部、94%的基金公司、84%的保险机构,此外,还聚集 了100多家的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总部和区域总部。
问题一:贸易有限公司是干什么的? 贸易的范围很大 可以说涵盖所有商品 贸易公司有外贸和内贸之分 有的是内外兼做 就是销售公司 中间商
问题二:贸易有限公司是干什么的?拜托各位了 3Q 所谓的贸易公司,是中间商这一点倒是不错,但也不一定是出口的.个人理解:它与生产性企业(公司)不同,它不生产商品,它组织商品,是商品流通的一个中间环节,赚取商品流通环节中上下游差价,也即是以前刚改革时称的"皮包公司(如果它不在工商部门注册,没有固定资产和注册资金,无独立法人,无开发票权,当然要成为正规的贸易公司以上条件都必须有的)!它往往作为中间商存在的!它从上游生产厂家采购商品,然后转手下游采购或消费者赚取差价利润!这些公司的老板往往人际关系,门路都比较广!
问题三:贸易公司主要是做什么的 贸易公司以买卖双方的信息为中介,赚取差额,接到需方需货信息时再找供货方。 商贸公司有固定货源或货物,来寻求需方。赚取利润。
实业公司以固定资产为信托。按需方的需求量来进行生产,以成本加利润方式向需货方供货。
问题四:商贸公司是干什么的 生产出口的商品商贸公司:多是当地的一个经销商或代理商他经销或者代理销售多个品牌的产品.假如你为找工作而查问,我的建议是:他们不是厂家,一般不要和其签定合同,当然,很有实力的公司可以考虑商贸是一个含义很广的名词。商贸:指商品交易及其信息流动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包括商品交易、储存、装卸、运输、信息等方面的内容。顾名思义,商贸公司可以做贸易、服务、仓储、物流等工作。简单地说就是经营批发、零售的企业,投资成立商贸有限公司的股东按照其出资金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指商品交易及其信息流动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包括商品交易、储存、装卸、运输、信息等方面的内容。简单点将就是服务做生意的人,以各种不同形式盈利的一个合法组织。**商贸公司:多是当地的一个经销商或代理商 他经销或者代理销售多个品牌的产品. 假如你为找工作而查问,我的建议是:他们不是厂家,一般不要和其签定合同,当然,很有实力的公司可以考虑
问题五:请问广州恩塔思贸易有限公司是做什么的?谢谢 你过来告诉你
问题六:贸易公司一般是做什么的? 贸易公司,不厂是内销还是出口,最重要的是信息这2个字.特别针对外贸企业.理论上一个再大的厂家生产的产品总是有局限性,而贸易公司却没有,贸易公司选择产品是有双向性的.工厂在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的同时,贸易公司就要不断的收集此类有价值的信息. 只有了解相关的信息,清楚每个供应商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以及许许多多的相关信息,那么在对外报价时,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的报价模式,或者提供更好的替代品等,让客户来选择,其实每一个人买东西都是一样的,货比三家.而你一个人就能提供三种不同的信息,而这恰恰是工厂外贸部门不可能做到的,你试想一下那个外销员愿意花心思去推销别人厂的同类产品呢?这样你认为客户会选择和谁合作呢? 有人说过:好的外贸公司是国外订购商在国内的眼睛,也是国内供应商在国外的嘴巴.所以我认为贸易公司,一定要在信息收集和产品结构灵活性上狠下功夫,这样才能稳中有进.才能发展。
问题七:进出口贸易公司主要是做什么的啊? 近年来 国外商投资和境外上市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外商投资来源地以香港公司为主,同时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加勒比海岛国英属维尔京群岛占到了第二位,其次为开曼群岛等离岸法域(详见《离岸公司法》(张诗伟著,中国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其实近年来通过在香港、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等地注册“离岸公司”,再通过离岸公司返回大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了不少内地企业间公开的秘密。内地企业在上述离岸地设立离岸公司,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在美国、香港或新加坡等地上市;设立控股公司,进行资本运做;进行税收筹划、全球贸易、合资公司等。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多数为岛国)近些年纷纷以法律手段制订并培育出一些特别宽松的经济区域,这些区域一般称为离岸法区。而所谓离岸公司就是泛指在离岸法区内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如英属维京群岛、纽埃岛、巴哈马群岛、塞舌尔群岛、巴拿马共和国、毛里求斯共和国等,允许国际人士在其领土上成立一种国际业务公司。当地 *** 对这类公司没有任何税收,只收取少量的年度管理费,同时,所有的国际大银行都承认这类公司,为其设立银行帐号及财务运作提供方便。通常情况下,这类地区和国家与世界发达国家有很好的贸易关系。 无论在上述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注册的海外离岸公司,均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减免税务负担、无外汇管制三大特点,因而吸引了众多商家与投资者选择海外离岸公司的发展模式。离岸公司与一般有限公司相比,主要区别在税收上。与通常使用的按营业额或利润征收税款的做法不同,离岸法区的 *** 只向离岸公司征收年度管理费,不再征收任何税款。而且几乎所有的离岸法区均明文规定:公司的股东资料,股权比例,收益状况等,享有保密权利。而“离岸”的含义是指投资人的公司注册在离岸法区,但投资人不用亲临当地,其业务运作可在世界各地的任何地方直接开展。 特点 从严格意义来说,离岸公司并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法律用语。离岸公司(offshore pany)是人们用来泛指在离岸法域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而根据注册地的法律,这些离岸公司都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称之为商务公司(business pany),而在开曼群岛称之为豁免公司(exempted pany)。在中国语境下,其也称为境外特殊目的公司(spv). 特征 地域要素 离岸公司必须在特定的离岸法域成立,这是离岸公司的地域要素。 世界上各大洲都有许多著名的离岸法域,这些法域主要是一些岛国,当地为了吸引投资,改善当地经济发展,都特别制定离岸公司法,以鼓励世界各地资本到其当地注册,对于企业的营业所得免除或者收取少量税赋,每年仅收取一定的管理费。 法律要素 离岸公司成立的法律依据必须是离岸法域专门的离岸公司法规范,这是离岸公司的法律要素。比如,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当地规范离岸公司的法律是《维尔京国际商务公司法》,而在开曼群岛,则为《开曼群岛公司法》第七章下的豁免公司规范。 资本要素 一般而言,离岸公司的注册资本来源于离岸法域之外的投资者的投资,或者说离岸公司的投资者或设立人具有非当地性,这是离岸公司的资本要素。从各国创设离岸公司法的目的来看,其本质是为了方便境外投资者的资本运作。 而从实践来看,由来自离岸地外的投资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以及其它经济组织)和资本设立的公司构成了离岸公司的主体部分。 运营要素 离岸公司不得在离岸法域内经营,或者说离岸公司是排除其在本土经营的公司,这是离岸公司的运营要素。几乎所有的离岸公司法都规定,一旦发现离岸公司在离岸法域内与其他公司签订商业合......>>
问题八:贸易公司是做什么的? 贸易公司经营范围要求
1、内资贸易公司经营范围
贸易公司经营范围已放宽很多,除了可以经营贸易相关的业务外,还可以从事会务礼仪、企业管理咨询等咨询服务类业务,也可以经营工艺礼品、电子产品等产品销售。
如果注册内资进出口贸易公司,外贸部分的经营范围只写一句话就可以了,“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2、外资贸易公司经营范围
内贸经营范围分批发和零售,批发在上海市外经委审批即可,对于零售则要求非常严格,需北京商务部审批。
如果注册外资进出口贸易公司,则必须将进口或出口产品目录详细列明。
问题九:贸易有限公司做什么最挣钱 现在很多公司的名称是贸易,但是和真正意义上的贸易并没关系,而是做的直销!至于产品那就多了!
问题十:什么叫做贸易啊 ? 贸易公司主要做什么了? 贸易 是自愿的货品或服务交换。贸易也被称为商业。贸易是在一个场里面进行的。最原始的贸易形式是以物易物,即直接交换货品或服务。现代的贸易则普遍以一种媒介作讨价还价,如金钱。金钱的出现(以及后来的信用证、钞票以及非实体金钱)大大简化和促进了贸易。两个贸易者之间的贸易称为双边贸易,多于两个贸易者的则称为多边贸易。 贸易出现的原因众多。由于劳动力的专门化,个体只会从事一个小范畴的工作,所以他们必须以贸易来获取生活的日用品。两个地区之间的贸易往往是因为一地在生产某产品上有相对优势,如有较佳的技术、较易获取原材料等。
贸易:
凡列入海关统计的进出口货物,其贸易方式以海关的监管方式为基础进行分组,分为以下几种:
1. 一般贸易
2. 国家间、国际组织无偿援助和赠送的物资
3. 其他境外捐赠物资
4. 补偿贸易
5.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6. 进料加工贸易
7. 寄售、代销贸易
8. 边境小额贸易
9. 加工贸易进口设备
10. 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
11. 租赁贸易
12. 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
13. 出料加工贸易
14. 易货贸易
15. 免税外汇商品
16. 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
17.出口加工区
18. 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
19.出口加工区进口设备
20. 其他
贸易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买与卖.
要想申办贸易公司很简单,具备以下条件并到工商局注册可以了:
1. 办公地点; 2. 从业人员; 3. 注册资金; 4. 业务渠道
办贸易公司最重要的是信息和业务渠道,要有货源和销售目标,并有一定的利润.
好了,关于“电子产品加工贸易”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电子产品加工贸易”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